查看原文
其他

当你从机场海关去到大洋彼岸:一个留学生父亲的独白

作者:吴国渔


作为60年代、70年代的我们这一代,自然懂得90后、00后与我们因成长背景而产生的代沟,从他们念初中、高中起,代沟现象就已经让我们深受其苦,纠结不已。而这一回却让我们感受着比以往更深刻、更难以解脱的代沟之痛、隔阂之苦。


多情总被无情恼


起先,我们三天两头总会接到他们的“汇报电话”,从三餐饮食到四季温差,从课程安排到学习难易,从异域风情到洋人趣闻,事无巨细都乐意与我们共享,我们也十分期盼这难得的越洋电话。夜深人静之时,当心头涌起阵阵牵挂之情时,恰巧响起来自大洋彼洋的电话铃声,那真不啻天籁之音。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电话慢慢地少了。从约定的一周两次到一周一次再到几周一次,再到盼穿双眼也难得接到一次……甚至,短信里明明约好第二天某个时候通电话(国内打越洋电话一则贵;二则怕打扰了他;三则更担心养成习惯,以后更懒得打给你),即使你从20点等到24点,那沉寂的电话铃声就是不再为你而响,阵阵困意袭来,可为了等这通电话,你又得强打精神。此时,心中涌起的,除了牵挂和思念之外,另外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快情绪也悄悄地涌上了心头。当然,此时,若铃声骤然响起,一切的不快顿时化为乌有。



永远放不下的“爱”


无论是选择大学、专业,还是选择异性朋友亦或选择住处、打工工种,作为家长,总是不由自主地主动承担起隔空拍板的“重任”。或上网百度搜索,或四处找人打听。对子女的这些重大问题,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离开我们身边的时候才十八九岁,到国外的时间也不长,对当地大学、专业的了解肯定不如我们这些年近50的人更清楚。虽然我们身在中国,但我们至少知道哈佛、斯坦福、常春藤,至少知道计算机、医生、金融、建筑这些热门的专业。


所以,兴趣不兴趣放一边,是不是你的专长也先别考虑。你喜欢的考古专业、心理学专业,这也叫专业?将来怎么就业?收入能保证?我们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让你学这些不靠谱的东西?我知道你们很反感我们干预你们的选择,可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父母亲不理解你们?不,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们太年轻了,你们必须得听,否则就是对父母这份爱这份关心的背叛。


什么?异性朋友?那更得把把关!这是我们的第一反应,我们不是封建头脑,我们也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你现有才多大?学习压力这么大,会不会分心?况且,你对对方了解多少?哪里人?家庭背景怎么样?如果你是女孩子,都会加上这么一层担忧:女孩儿谈恋爱千万不要受骗吃亏!


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好像是突如其来的“选择”时,不由自主地把你们的选择当作我们的选择,不同自主地把我们的决定当作你们的决定,于是,大洋两端的矛盾与纠结,又因此达到了一次高峰。


“刺猬式”的亲情


作为工薪阶层,送孩子出国留学不容易,这期间经历了多少次的犹豫和彷徨,既有经济上的压力,也有对未成年孩子孤身一人远涉重洋的担心顾虑。


首先,来自于经济。自费留学,本身就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预先估算好的,如果忽然冒出一笔开支,总是让我们倍感纳闷与疑虑,比如,与同学的郊游、运动健身开支,“有这必要吗?


”因交通需要(学校离居住地较远或为了打工赶时间)购买一部汽车,而骤然增加一笔“预算外”不菲开支,总是让我们苦口婆心进行劝导,从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重要性到养车费用的高昂,所造成的经济亏空等等。


如若沟通得好,平安无事;沟通不好,免不了又是一次父子感情的挫伤战。而这一切,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埋怨你们对父母含辛茹苦培育你们的漠然,指责你们已经不可挽回地滑入了“由俭入奢”的危险轨道。


同时,我们又非常希望你们能安心读书,我们愿意成为你们的坚强靠山,惟恐因经济紧张,让你们在同伴中显得寒碜,低人一头,担心你们因此自卑、委屈、吃太多的苦,为了让你们在万里之外、在异国他乡能够过得好,家里再困难也要支持你们!


“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结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结。无论哪一次的通话,总是要问问吃得好不好、最近身体怎样?总是不厌其烦地交待:晚上尽量不外出,过马路要左顾右盼、不要与来历不明的人来往……可我们得到的不是你们的“谢谢,我会按你说的去做。”而往往是“你怎么这么啰嗦”的训斥与不耐烦!


自从把你们送出国门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成为对你们留下所在国所有新闻都最关心的人,尤其是负面新闻,往往让我们浮想联翩,甚至作“对号入座”式的联想,“李向南杀女友”事件让我们恨不得阻止你与任何人来往,西方国家校园涉枪事件又常常让我们一再叮嘱你们“千万别往人多的地方去”,“一放学就马上回家,路上不要多停留”之类的教诲,换来的是对我们的指责——“神经质”、“不信任人”!



信任——换个思路看孩子


作为父母,当决定把孩子送到大洋彼岸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他,他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要你来拿主意的懵懂少年了。在远离父母,一切都得需要自己去适应、去奋斗的情况下(尽管只是那么一两年的时间),但他在适应性、判断力等方面的成长与成熟已远超我们的想象。已产生质的飞跃,如果我们还以老眼光看待他,还是不那么信任他,那么,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那自然是难以避免了。


让我们接受这样的事实确实有点难,但与其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逻辑或者百度搜索来的一知半解去隔空指挥,把我们的选择增加给他,不如象对待一个成年朋友一样去尊重他,充分地相信他!毕竟是二十左右的成年人了,他们有自己的推理、判断的依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已非“昨日吴下阿蒙”了,凭什么咬定只有我们的决定才是正确的、慎重的,而他们的决定就是错误的、草率的?


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世界,有时产生的矛盾和争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但垄断孩子的选择权、决定权是不合适的;反之,如果因此一推二五六,不管不问也是不对的。


最好的办法是,把拍板的决定权交还给孩子,让他自己的去比较、去分析、去推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框架性的建议,提醒式的忠告。


千万不要认为,他们的选择如果错了,买单的是我们父母。其实,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买单付账本来就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而不是越俎代庖,就是帮助分析,而不是粗暴干预。我相信,在父母鼓励与尊重之下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或相对正确的。


沟通——让两颗心互相靠近的桥梁


很多家长都明白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总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未能真正放下身段来沟通,往往在“沟通”前先给沟通的结果作了预设,沟通的目标很单一,就是让子女最终必须接受我们的观点。


这种沟通,说白了,仅仅是把沟通当作手段而已。一而再,再而三,孩子自然也就不屑于跟你“沟什么通了”。真正的沟通,既是手段,也应是目的,通过沟通,了解双方的立场以及相关的依据,在沟通中互相理解,在沟通中择善而从,在沟通中增进感情!


如果未能心平气和平等商讨,还是以“诲人不倦”,甚至用情绪化语气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来“教育”孩子,始终带着“因为我们的(包括省吃俭用)大力支持,你才能够出国留学,你应心怀感恩,应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应……”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学会理解人,学会尊重人,学习与人沟通——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也更是当下90后、00后面临的课题:把你的困惑、你的需求、你的推理与选择跟父母亲好好地讲一讲,把你的感受、你的解决难题的思路、对父母的要求与期待跟父母好好地讲一讲,把你的未来的安排与憧憬、对异性的追求、对父母的感恩与热爱,跟父母也好好地讲一讲……作为父辈的我们,也应该好好地放下身段,跟你的孩子好好地讲一讲……


“代沟”与“隔阂”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是各代各辈都存在的,但作为6、70年代的我们和90后、00后的孩子,由于接受教育、生活阅历等方面都优于我们的上辈人,我们应该比我们的上辈人更有智慧,更有能力解决好代沟和隔阂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我们之间存在的认识与价值观的差异,心气更平和些,用对方“听得见微笑”的话语,好好“讲一讲”,让两颗心靠得更近一些,让彼此的牵挂更温暖一些;用信任和沟通这两大法宝,让代沟更浅些,让隔阂更小些。


相关阅读:

一个“二线”老父亲的留学申请手记

我与爸爸之间

费曼谈教育:父亲如何启发我的科学思维



作者:吴国渔,转载:赛达星。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